新闻动态
关于定增,四家大行回应
2025-04-17
3月31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召开2025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
3月30日,四家银行发布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
本次定增将对中小股东产生哪些影响、发行价格为何高于当前股价、为何选用定增的资本补充方式……针对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四家银行管理层一一回应。
是否摊薄每股收益?
如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坦言:“本次发行完成后,本行净资产规模相应增加,短期内可能对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有一定摊薄效应,但影响较小。”
“一方面,本行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已在二级市场价格基础上适当溢价,充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另一方面,本次发行后,我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在市场环境变化、资产质量管控及非预期事件冲击中保持合理安全边际,更好发挥国有大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生柳荣说。
“长期来看,增资对我行经营发展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将提升我行风险抵御能力,夯实资本基础,有利于推动我行稳健发展,提升股东回报。”生柳荣补充道。
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卓成文表示:“中国银行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本管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尽量减少本次发行对普通股股东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充分保护普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看,中行拟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强化募集资金管理,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推动战略转型发展,优化全球化综合化服务能力;三是加强资本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四是筑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资本消耗;五是落实市值管理机制,重视投资者回报。
为何溢价发行?
记者注意到,此次四家大行的定增方案均采用溢价发行策略。以3月28日收盘价为基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增价格分别溢价10%、8.8%、18.34%和21.54%。
对此,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定价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体现大股东对交行长期发展的信心,二是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三是符合市场化原则。
“此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将成为交行的控股股东。在定价上,我们考虑了控股权溢价的因素,体现了大股东财政部对交行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有利于增强其他股东对交行长期发展的信心。同时,此次发行定价远高于当前市场股价,在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股东权益的稀释,充分考虑了二级市场中小股东的利益。”何兆斌表示。
“目前银行股在二级市场的股价普遍长期破净,这个市场价格是市场各方接受的公允价格,其中国有投资者减持存量股票也是按照二级市场的价格。因此,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定价上就不宜与市场价格偏离度太大。”何兆斌表示。
邮储银行是此次四家大行中溢价率最高的大行。对此,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表示,目前国有大行A股估值水平普遍高于H股,在A股市场溢价发行,能够最大限度保护银行全体股东(包括A股股东和H股股东)的利益,将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信心,有助于银行业估值的进一步修复。
为何选择定向增发的方式补充资本?
卓成文表示,综合考虑发行规模、市场影响等因素,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效率高,是目前市场条件下,基于实际情况的合理选择,有助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提高资本质量,提升发行效率,保持股权结构相对稳定,较好地保障股东权益。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符合本行业务发展和资本补充的需求,是现阶段最符合建设银行实际情况的资本补充工具。”生柳荣表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可以实现对该行核心一级资本的及时有效补充,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兼顾效率性和稳定性。此外,本次定向增发属于政策利好,认购资金来源于特别国债发行,且已提前锁定增发对象,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抽血”效应。